敢与争锋|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美国大豆油的高品质和高价值

敢与争锋|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美国大豆油的高品质和高价值

2021-05-21 17_30_18-Window

一项研究“来自不同国家的大豆的加工特性”(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of Soybean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为大豆油品质溯源开拓了新思路。研究揭示了不同产地的大豆在质量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了它们在生产精炼大豆油时的品质、消耗和成本数据。研究发现,原产地的气候、储存条件、物流基础等多重因素影响着大豆品质,进一步影响着精炼成本以及大豆油的整体产量。同时该研究还表明,在大豆油的生产上,美国大豆比其他原产国的大豆具有优势。

640

在2020年全球大豆贸易交流和特种谷物大会上,《中国油脂》编委、总工程师及研究员杨帆先生分享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大豆的加工特性”研究。通过对杂质、水分、破损率和损伤粒率等主要指标进行检测,该研究分析了美西、美湾、阿根廷和巴西不同产地大豆的质量差异和加工特性,并研究了原料质量指标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还分析了不同原产地大豆的估算加工成本,也从地区、规模、工艺和设备条件等因素出发,考察了不同企业进行大豆加工的总投入、能源消耗和精炼率,以及豆粕得率和其他指标。该研究探寻了大豆油精炼规律的共性,为原产地大豆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提供了分析依据和基准,证明大豆油品质受到生长条件、储存、收获、运输以及天气原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精炼成本以及大豆油的整体产量。

同时,在分析了源自不同国家的精炼大豆油的差异之后,该研究还通过大量数据证明,美国大豆比其他来源的大豆更具优势。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损伤的豆粒会降低豆粕和油脂的质量,降低精炼率和品质。

大豆在收获前后以及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都可能受到热损伤和物理损伤。大豆原料中损伤粒和未熟粒多,不仅导致大豆油品质降低,也使得后续加工更加困难。研究中发现了损伤率和精炼率的关系模式,即损伤率提高时,精炼率会相应降低。大豆毛油的精炼率降低,意味着投入和能耗的增加,以及生产效率的降低。

研究表明,与南美大豆相比,美国大豆的物理损伤和热损伤更低,这得益于:

  • 产地有利的气候条件
  • 收获后优越的农场储存和干燥条件
  • 美国庞大稳定、多式联运的物流网络

美国大豆在交付时的损伤率更低,这意味着客户可以获得更高的精炼率和成品率。美国豆农能够持续生产优质大豆,并确保交付,也更利于客户进行稳定可靠的生产。

 

640

不同来源的大豆毛油的精炼率和成品率各不相同。

研究考察了新鲜大豆毛油和长期储存大豆毛油两个类别,除了损伤率之外,大豆毛油的质量也是影响精炼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毛油的质量由其酸值、颜色和磷含量决定。同时,大豆原产地的纬度和环境差异也会影响毛油质量。

研究表明,美国大豆油在上述两个类别中,精炼率和成品率均领先于南美大豆毛油。美国大豆油(包括新鲜的和中国市场上长期储存的)精炼率占据前三,其中美西大豆油以98.2%的精炼率排在第一位。

640

不同来源大豆油的精炼率

不同来源大豆油的精炼成本存在差异。

研究比较了不同原产地大豆的估算加工成本,以及大豆油的总投入和可变成本,发现不同来源大豆油的精炼成本存在差异。不同产地的大豆在颜色上有所区别,而色泽较浅的大豆在精炼过程中白土消耗量更低,能够降低生产中的可变成本。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还聘请了一家咨询机构对杨帆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对可变成本和油脂价值损失(元/吨)的估算值的比较,得出精炼时损失的油脂更少则精炼成本更低。而大豆中中性油损失(NOL)和游离脂肪酸含量越低,精炼率更高,损失量更小,也能够减少榨油厂的风险损失。

在比较不同大豆油精炼的可变成本时,美国大豆的精炼成本更低。按人民币计算,精炼一公吨美西大豆油的成本为44.05元,低于源自南美国家的大豆。中国长期储存大豆毛油中美国大豆油的精炼成本也低于其他原产地大豆油。更低的精炼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使美国大豆成为更高效的大豆油原料,这主要由于:

  • 美国大豆毛油的颜色更淡,精炼材料消耗量更低
  • 美国大豆毛油游离脂肪酸含量、非水化磷脂含量和NOL更低

641

不同来源大豆油的精炼率

研究表明,美国大豆在一致性和生产高品质油脂的能力上极具优势。在同样的加工条件下,美国大豆比南美大豆生产出的油脂品质更高,加工成本更低,而精炼率更高。美国豆农也一直在可持续生产上不断创新,致力于向全球的客户提供高品质、高可靠性的大豆产品。美国大豆能够为榨油厂和精炼厂等客户提供质量和价值更高的油脂并降低加工成本,提升它们在行业和市场上的竞争力。

640

杨帆先生的研究成果也为其他有关大豆原产地影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例如,Centrec Consulting Group, LLC开展了美国大豆油和南美大豆油加工价值的比较研究项目,旨在通过识别造成差异的油脂特性,量化源自不同原产地的大豆油的精炼成本差异。

Galloway & Associates, LLC的Richard Galloway表示,这一研究结果预计将与杨帆先生的研究互为补充。他说:“我们的主要预期是,我们将发现,由于南美大豆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更高,因此中性油损失更大。此外,由于南美大豆毛油的颜色更深,因此脱色剂的使用也有所增加。基于某个特定精炼厂成本结构假设,这些一般性质量差异可用于评价某个特定精炼厂的这些差异。”

基于精炼厂的费用结构,研究小组还将利用量化数据信息建模,最终形成大豆油评价工具,实现个性化的成本比较。这一成果能够进一步推进大豆原产地与大豆油质量之间的关联研究,并将其切实运用到行业生产当中,为产业链中的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随着世界经济及人口快速增长,全球大豆油生产和消费需求呈现上升趋势。针对不同原产地的大豆加工特性的研究将有利于大豆采购商、榨油厂和精炼厂把握大豆品质,评估油脂价值,产出更为优质的大豆油。基于经实践检验的价值,美国大豆也将一如既往地生产必不可少的、更负责任的、更经济的大豆产品,向世界各大市场提供始终如一的高品质可持续大豆。